芒种民俗文化
芒种节气的民俗活动众多。虽有夏日汗滴禾下土的辛苦劳作,智慧的古人也应时应景地形成了煮梅、挂艾、送花神、打泥仗、开犁的习俗来安抚夏日身心。
煮 梅
有传说称煮梅的习俗起源于夏朝。在南方,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。青梅具有多种营养保健功能,但青梅鲜果酸涩,需加工食用,这便是煮梅,而最有名的煮梅典故莫过于“三国”里的“青梅煮酒论英雄”了。
挂艾草
天气越来越热,蚊虫滋生,容易传染疾病,故5月有“百毒之月”之称。芒种节气正逢端午节(农历五月初五)前后,家家户户在门楣悬挂菖蒲,藉以避邪驱毒。所以,古时又称五月为“蒲月”。
送花神
在古代,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。芒种已近五月间,百花开始凋残、零落,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,饯送花神归位,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,盼望来年再次相会。
安 苗
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,始于明初。每到芒种时节,种完水稻,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,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。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,把面捏成五谷六畜、瓜果蔬菜等形状,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,作为祭祀供品,祈求五谷丰登、村民平安。
开犁节
浙江一些地区有“开犁节”,在芒种当天举办。当地流传着这样的传说:牛是天庭的司草官,因为同情人间饥荒,偷偷播下草籽,但结果导致野草疯长,农田被野草淹没使农人无法耕种。上天为了惩罚牛,指令其下凡犁田,直至今日。
芒种时节,万物勃勃生长,农人辛勤稼穑,忙碌、热烈、收获、希望,成为人与自然的主旋律。
芒种气象变化
芒种节气的气候特点是气温显著升高、雨量充沛、空气湿度大。这期间高温天气频发,湿度大且多闷热,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,都有出现高温天气的可能。
芒种节气,我国南方的华南地区东南季风雨带稳定,江南地区进入梅雨。但我国北方地区尚未进入雨季。在此期间,除了青藏高原和黑龙江最北部的一些地区,还没有真正进入夏季以外,大部分地区的人们,一般来说都能够体验到夏天的炎热。
芒种时节沿江多雨,黄淮平原也即将进入雨季,芒种前后若遇连阴雨天气及风、雹等,往往使小麦不能及时收割、脱粒和贮藏而导致麦株倒伏、落粒、穗上发芽霉变及“烂麦场”等,使眼看到手的庄稼毁于一旦。
芒种后,中国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,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,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,雨日多,雨量大,日照少,有时还伴有低温。
一候螳螂生
古人认为,螳螂是饮风食露的草虫,于深秋产卵,在芒种初候阴气产生时破壳生长。
二候鵙始鸣
鵙,亦称伯劳。伯劳鸟是小型猛禽,五月开始鸣叫,因为声音类似鵙鵙,故而也将“鵙”作为它的名字。
三候反舌无声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注解说,一般书里认为“反舌”是指百舌鸟,实则“反舌”指的是虾蟆。因为螳螂、鵙都是阴类的动物,感受到阴气才生长和鸣叫,而虾蟆是阳类,感到阳气才鸣声,芒种时阴气生,所以虾蟆反而无声了。
初夏时节,正是园区开展绿化、鲜花种植、盆花摆放之时。和记娱乐物业为给业主营造温馨、优美的居住环境,特进行花卉种植、移栽、补植等工作。随着芒种节气的到来,也为了园区环境更加优美,更久更好的保持,和记娱乐物业定期对小区内草坪裸露部位进行草籽补栽、绿化浇水、翻耕消杀、杂草拔除、绿植修剪等工作。
和记娱乐物业人勤勤恳恳,不多言不多语,从清晨到夜晚,一直在默默的付出,把爱点点滴滴的灌注在园区的每一个角落。
图片|和记娱乐集团
文字|和记娱乐集团综合办